燃料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,廣義上說,所有可用做燃料的油品都可成為燃料油;狹義上是指特定類型的部分重油。燃料油是原油加工過程中在汽、煤、柴油之后分離出來的較重的剩余物,經過常壓或降壓蒸餾、或經過減粘、或調入其它餾分油、或經過二次熱加工等工藝所得到,是煉油工藝過程中的后一種產品。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、加工工藝、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。燃料油在工業中主要被用作鍋爐、輪船及工業爐的燃料,主要涉及行業有電力、鋼鐵、冶金、建材工業及化工行業,另外還可作為煉廠深加工原料。
燃料油生產是中國目前石油產品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一個品種,其流通和價格完全由市場調節,國內價格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,產品的國際化程度較高。燃料油行業集中度高,對于新入市業者有一定的進入壁壘。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燃料油價格有著潛在的影響。從影響機制來看,在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時,工業生產活動。一方面,工業爐用燃料油需求增多;另一方面,交通水路運輸的繁忙也將增加燃料油的需求。在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時,工業生產活動,燃料油需求的增加將支撐其價格。反之,燃料油需求回落,其價格也將受到壓制。國內燃料油供應增速出現下降,而中國燃料油的消費同比增速也出現回落,供需表現整體平淡。
2015-2019年燃料油整體呈現緩慢下降趨勢,究其原因一是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,煉廠企業深加工水平不斷提高,燃料油廠家產量隨之下降;二是日益強化環保和節能減排壓力、燃料油消費稅征收以及地方煉廠獲得的原油資源量增加等因素影響,燃料油替代走勢加速,需求結構也發生改變,整體需求量下滑。2019年煉廠利潤率不高,地煉原料深加工用燃料油需求小幅下滑;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放緩,國際航運市場表現低迷,同時保稅船用燃料油面臨換血,船舶燃料需求承壓減少。受到成本壓力和環保政策影響,國內用于工業和電力的傳統燃料油需求將進一步萎縮。2019年燃料油總需求在3415萬噸,較2015年減少632萬噸或15.61%。2020年我國燃料油消費仍將主要集中在船用油與石油加工領域,總消費量將小幅減少,在3400萬噸左右。